青春守护母亲河?共绘辽河新画卷
“看,河面上有小鱼跃起来了!”8月8日下午,辽河闸公园的岸边传来阵阵欢呼。团区委组织“返家乡”大学生在此开展“守护碧水安澜”生态实践活动,开启了一场与母亲河的“深度对话”。
“这座河闸建成于1969年,不仅能防洪排涝,还能调节水位改善水质,是辽河生态保护的‘调节器’。”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大学生们沿着观景步道参观,通过大桥俯瞰闸门运作。营口理工学院的于承伯说:“课本里说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,今天亲眼看到家乡的治理成果,才懂这句话的含金量。”边说边拿出手机拍下闸门及周边环境。
“这里有个塑料瓶!”大学生们分成5组,手持垃圾袋沿河岸开展清理行动。阳光下,汗水浸湿了衣衫,大家却干劲十足。沈阳科技学院的朱琳专注地捡拾草丛里的碎纸屑,她说:“平时觉得随手丢的垃圾不起眼,聚在一起才发现对环境影响这么大。”两个小时里,同学们共清理出12袋垃圾,还细心分类投放至对应垃圾桶。
“小时候常跟着爷爷来河边钓鱼,后来河水变浑就再也没来过。”看着眼前清澈的河水,盘锦本地大学生崔智清感慨万千,“现在我要带着同学一起来护河,让童年的美景一直都在。”活动尾声,同学们围坐成圈,分享护河感悟,为保护环境建言献策。
辽河水面波光粼粼,映照着青年们青春的脸庞。“保护母亲河,我们既是见证者,更是行动者。”团区委实践活动负责人在活动总结时说。这场实践活动,让返乡学子们真切感受到家乡生态的变迁,更激发了他们用知识和行动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。“以青春之我,护辽河之美!”同学们在母亲河旁喊出的口号将成为他们投身家乡建设的坚定承诺,同时也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北方水城建设、实现全面振兴汇聚磅礴青春力量。